初探DSD高解析音樂(一):理論篇

SingYo Chen
6 min readJul 1, 2020

--

你喜歡愛聽音樂嗎?將聽音樂的工具/音源做細項劃分,可以分成黑膠、耳機、真空管、劇院等發燒友,而我很樂於被歸類為愛聽DSD高解析音樂的人。DSD是什麼?好在哪裡?如何聆聽?我雖不是數位音訊專家,但期望更多愛樂者認識DSD,才會開始撰寫這一系列文章,本篇會著重講解DSD重要理論,之後會進一步說明應用方式與聆聽經驗。

https://positive-feedback.com/Issue59/dsd.htm

這是DSD開發者Andreas Koch所描繪的流程圖,DSD與PCM音訊在處理過程中的差異,PCM明顯多了幾個步驟。

先來認識DSD

Direct Stream Digital (DSD)是Sony/Philips共同開發的數位音訊編碼技術,最早應用於1999年SACD推出之時。DSD所以稱為「Direct」,是因為DSD在編碼調變、解調(可理解為錄音、播放)的過程中,比CD所使用的PCM編碼還要直接。

如上圖所示,現場音樂透過錄音系統送到類比數位轉換器後,會先經過Sigma-Delta調變器,然後產出高取樣率的原始數位音訊(當時就稱為DSD),但由於DSD本身無法剪輯後製,也有高頻噪訊的問題,因此才會進到降頻濾波器,轉成可以在錄音室後製的PCM檔案。在PCM音訊變回類比音訊的過程中,還要經過內插濾波器、Sigma-Delta調變器來處理,最後才進到DAC晶片,還原成類比音訊。

那麼,DSD直通的做法真的會比較好嗎?理論上是,但在當時DSD仍存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尚待克服,如前面提到極高頻噪訊、後製困難,以及儲存容量等問題,或許這就是為何Sony/Philips決定採用PCM格式,儲存在容量僅有700多mb的CD中。

讓我們用一支靜電槍照片來說明何為高解析音樂。若我們肉眼所見的是現場音樂,那麼高解析音樂就相當於兩千萬畫素的照片,從CD轉出來的wav, aiff, flac等PCM檔案略有失真,經過壓縮成為mp3後,失真更嚴重。

PCM和DSD到底是如何紀錄類比波形?以CD中的16bit/44.1kHz PCM格式來說,就是每秒有44,100個取樣點,然後用16bit(2的16次方)來記錄聲音強弱變化;而SACD中的DSD訊號,是用連續不斷的1bit取樣,用極高速度每秒取樣2,822,400次(CD取樣率的64倍),當聲音音壓越大,這些取樣點就越密,反之就越稀疏,在一密一疏之間,也就連續紀錄了聲音強弱的變化,而不是用多bit預先設定訊號強度的絕對值(16bit等於65,536個絕對值)。兩相比較下來,DSD(脈衝密度調變)確實會比PCM(脈衝編碼調變)更接近類比波型。

這張也是了解DSD的重要圖表,X軸是取樣頻率,Y軸是動態範圍。可以得知特定取樣率,在不同頻段會出現高頻噪訊。其中PCM格式是呈現一個斷面,DSD則呈曲線升起,如果兩種格式都不做數位濾波處理,PCM聽起來是最不自然的,但隨著由PCM掛帥的數位音訊蓬勃發展,各大廠家都設計出解決之道,妥善處理PCM的鈴振問題。反之DSD卻很難作出相應之道,若要濾除DSD的高頻噪訊,也會順帶將原始訊息濾掉,目前最妥善的做法就是提升取樣率,將噪訊移往更高而不可聞的頻段,像是DSD 128fs、256fs、512fs等等。

DSD復甦有解:DoP

Sony/Philips在1999年推出SACD,當時自詡能夠全面取代CD,並戰勝競爭對手DVD Audio,卻在網路音樂的潮流下,敗給盜版與壓縮有損的mp3;SACD未獲成功的另一個原因,就是純音樂製作產業門檻太高,就以台灣來說,幾乎沒有唱片公司推行高解析音樂專輯(亞洲地區似乎只有日本),本地市場需求未浮現,前端錄音室自然也對DSD興趣缺缺,畢竟左右錄音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,數類轉換只是很小的一個環節。

那麼對有意追求Hi Res的用家而言,聆聽DSD的門檻高嗎?SACD剛推出時確實如此,唯有使用SACD+SACD唱盤才能夠聽到DSD檔,但在2012年時,DSD的命運出現了轉機,由Andreas Koch為首的頂尖工程師們,制定了DoP傳輸技術,大大降低播放/存儲DSD的門檻,廣獲Hi End產業認同與支持。

DoP(DSD Over PCM)的原理很簡單,如圖所示,在24bit的PCM傳輸通道中,利用8bit標記1bit的DSD訊號,偽裝通過USB傳輸介面,其餘的16bit用來傳輸音樂內容。

什麼是DoP呢?以往要取出SACD中的DSD訊號,只能在SACD唱盤處理,無法透過一般數位傳輸介面輸出DSD檔案,因為數位音訊傳輸介面一般都是以PCM為主,唯一例外的是Steinberg Audio開發的ASIO驅動程式,它可以傳輸直接傳輸DSD,也就是Native DSD,而且沒有限制取樣率。如果您平常使用PC當作音源,只要在您的foobar安裝ASIO外掛驅動程式,就不需透過DoP偽裝,直接傳送DSD原檔。那麼MAC用家呢?很抱歉,目前還是得使用DoP。

其實使用DoP沒有不好,只是對某些發燒友而言,多一道轉換程序就會多一層疑慮,擔心原生DSD檔受到影響。再來DoP也有限制取樣率,對應程度會受到DAC影響。按DoP技術白皮書說明,可解24/192的USB DAC都可以經由DoP解碼DSD 64,此時DSD 64會偽裝PCM 16bit/176.4kHz;若要播放兩倍資訊量的DSD 128,那麼USB DAC就必須具有24bit/352.8kHz以上的解碼能力。

DoP說到底畢竟是個傳輸便道。在此要強調的是,可以接收DSD的器材,不代表內部在做數類轉換時是用正確的方式解碼(1bit DSD錄製1bit DSD解碼),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議題,我會再另文說明。

因著DoP傳輸技術普及,市面上有能力開發數類轉換器的廠商,即使解碼方式有純正與否的差別,加入DSD解碼功能已是普遍趨勢,正好近幾年網路硬體設備都按某種程度的摩爾定律成長。下載一張數GB的DSD專輯不成難事。DSD的復甦,間接預測了未來音樂聆聽的趨勢:滿足方便性後,音質是下一個戰場。

--

--

SingYo Chen
SingYo Chen

Written by SingYo Chen

曾任音響雜誌編輯、音響門市店長,但說到底只是一位很宅的愛樂者。下一步是成為菜鳥軟體工程師,希望能藉由學習到的新技能,進到自己喜歡的產業中。

No responses yet